高血压是最多见的慢性病,下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显著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因此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但是很多高血压患者在降压进程中不能坚持科学治疗,堕入以下误区,可能使病情控制不力,给身体健康带来隐患和风险。
误区1
血压虽高但无症状可以不吃药
高血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1旦并发心脑肾等脏器严重侵害,即使采取强化心血管药物医治,保持血压在正常水平,但患者整体心血管危险性依然是高的。因此,对高血压患者应当强调早期降压。
误区2
血压降到正常状态后可以停药
有些患者经药物医治将血压降到正常值后,便认为高血压已治好了而自行停药,血压必定会再次升高,因而不能不再用药降压。结果导致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影响心脑肾等脏器供血。因此得了高血压的人1定要打“持久战”,保持用药。
误区3
多用药把血压降得越低越好
有些高血压患者治病心切,以为血压越低越好,常擅自改变医生治疗方案,增加用药品种和用药量,结果使血压大幅度降落,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乃至并发脑梗塞等严重后果。这类情况特别在老年人为甚。
2009欧洲心脏病学会制定的高血压指南建议,高血压患者血压目标值设定在130⑴39/80⑻5毫米汞柱范围是公道的,并在这个范围将血压尽量下落。血压继续下落是否是会对患者产生有益影响尚期待更多研究证据。
误区4
降血压药物越贵才越有效
这是完全毛病的说法,对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落幅度和稳定状态能否延续才是患者获益的根本保障。目前还没有确实证据显示不同降压药物在下降血汗管整体风险或特定类型的心血管疾病(如卒中、心肌梗死)方面有所不同,每种药物均有其各自的临床适应症和忌讳症,而且每个人的身体状态、病情特点和药物允从性等方面各有不同,因此降压药选得对、用了好才是根本,应由专业医生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建议和选择,避开高血压防治用药误区。
误区5
吃了降压药生活不用再调理
世界高血压同盟《维多利亚宣言》提出“公道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健康”是人类心脏健康的4大基石;世界高血压日主题也屡次提到“健康膳食,健康血压”,“盐是血压升高的无声杀手”,足见饮食对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因此,强调改进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对控制高血压非常关键,包括减少钠盐摄取,注意补充钾和钙;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当蛋白质;多吃蔬菜,水果等,避开高血压防治用药误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控制好血压,大大减少健康风险。
相关新闻
上一页:百亿泌尿补肾类用药市场扫描
下一页:结直肠癌宣传月:如何预防直肠癌?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