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第107个“世界睡眠日”到来的日子,中国医师协会18日在北京召开“2017世界睡眠日新闻发布会”。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叶京英指出,严重的、不规律的“打呼噜”,医学上称为“睡眠呼吸障碍”,可以造成睡眠进程中反复的中断性缺氧,引发机体代谢性障碍,从而致使多种慢病的产生。
随着睡眠医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睡眠生理作用的了解不断深入,充足而高质量的睡眠是精力恢复、免疫调理、记忆整合、内分泌调控、儿童生长发育等重要生理进程所必须的。引发睡眠质量问题最多见的“打呼噜”就是1个严重的健康杀手。
“流行病学分析显示,睡眠呼吸障碍的得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6年的最新数据显示,这1疾病在男性中的得病率高达14%,20年间增长了3.5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叶京英说,在中国,睡眠呼吸障碍与多种慢性疾病关系密切,2014年的统计分析中显示,睡眠呼吸障碍可增加血汗管疾病病发风险3.45倍,世界睡眠日:严重打呼噜可致多种慢病,脑血管疾病2.85倍,增加致死性心脑血管事件风险2.44倍。另外,睡眠呼吸障碍患者糖尿病病发率也有明显提高,且与老年痴呆,心律失常和呼吸系统疾病等慢病直接相干。
叶京英指出,睡眠呼吸障碍引发的侵害在两类人群中后果特别严重。首先为儿童,世界睡眠日:严重打呼噜可致多种慢病,儿童的特殊性在于其处于生长发育进程中,睡眠呼吸障碍可明显影响其体魄发育及智力发育,长时间张口呼吸不能及时纠正将引发儿童颌面骨骼的发育,造成不可逆的结果。第2类人群是特定服务职业人群,如飞行员、驾驶员等司乘人群,健康的睡眠,不但关系本身的健康,更关乎社会公众的安全。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睡眠呼吸障碍患者产生交通事故的风险是健康人的2⑺倍,产生施工事故的风险是2⑶倍,世界睡眠日:严重打呼噜可致多种慢病。
发布会上还举行了“2017年世界睡眠日全国义诊活动启动仪式”。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全国数10家医院将在“3.21世界睡眠日”举行大型义诊活动,为社会上更多有需求的患者提供帮助,提高民众的睡眠健康。
相关新闻
下一页: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防有新突破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