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靶向治疗一、二、三代药有什么区别?怎么选?

2017-04-16 16:55:26 来源:
分享:

去年,肺癌的靶向医治只有1代药,最近2代药、3代药都取得了批准,患者高兴之余,询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这些药有甚么辨别?我该怎样选?选择靶向医治药物有顺序吗?哪一个药物的疗效比较好?

要回答上述问题,首先我们要弄清楚1、2、3代药指的都是哪些药,区分在哪里。

癌症从本质上来说是1种基因病,所有的癌症均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会致使癌细胞的出现,且不断生长。

虽然目前还很难把突变的基因变成正常的基因,但是可以通过药物使癌细胞的信号传导中断,从而禁止癌细胞的生长。这类治疗就被形象地称为靶向医治,也就是说药物就像子弹1样,瞄准作用靶点,并精确地与靶点结合、从而锁住靶点。

靶向医治的出现使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命大大地延长了,并且副作用远远小于化疗,疗效也比化疗要好,起到了使患者能够活的长,活的好的效果。

最早出现的肺癌靶向药物被称为第1代靶向医治药物,包括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等。这些药物与靶点的结合其实不牢固,结合1段时间就分开了,因此被称为可逆的靶向药物;

而以阿法替尼为代表的2代靶向医治药物会不可逆地与靶点结合,永久地锁住靶点,不让它“作恶”,同时2代相比1代作用靶点更加广泛,这是2代靶向药物与1代靶向药物在作用机理上最显著的区分;

而3代靶向药物是作用于1代或2代靶向药物产生耐药的特定基因突变(T790M),具有高度的特定基因突变选择性。

1、2、3代靶向药适用人群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上其实不是简单的1、2、3的顺序。

1代和2代靶向药的适用人群比较类似,都是用于患者的初始医治,2代比1代显示出更好的疗效,而3代靶向药适用于患者在接受1代或2代靶向药医治以后、且出现了特定的耐药基因突变。

我国著名的肺癌治疗专家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吴1龙教授强调:

2代靶向治疗药物虽然上市时间比1代晚,但其实不是说要1代医治失败才用2代,肺癌靶向治疗一、二、三代药有什么区别?怎么选?,这类观念是不妥的。

我们可以1开始就对适合靶向医治的患者使用2代药,由于不管是从临床研究结果还是从平常医治的情况来看,2代药物的疗效非常稳健,并首次证明能提高总生存率,我们把2代药物作为1线治疗,就是要让患者获益更多,生存时间更长。

而3代药物目前则应当用于1、2代药物产生耐药以后,它主要针对的是T790M这类基因突变类型。

临床研究显示:2代靶向药阿法替尼与1代药物吉非替尼比较,可以显著下降肿瘤进展风险达26%,显著下落医治失败风险达26%,对肿瘤缩小的效果,阿法替尼到达70%,而吉非替尼只有56%,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同时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都差不多,没有明显差别①。

上述介绍了肺癌1、2、3代靶向医治,简单归纳为:1代是可逆的,2代是不可逆的,3代是选择性的;1代和2代用于初始治疗,而3代用于1代或2代以后。

打个比喻,对肺癌的靶向医治就像足球比赛1样,为了获得比赛的终究成功,教练总会首先派上新引进的实力强劲的球员上场,而2代靶向药就像球队新引进的高水平球员,综合实力比1代药更强,是优先推敲的主力球员,而3代药则是针对特定场上位置的替补球员,是这些特定位置球员出现体力不支时替补上场的。

至于甚么样的患者合适靶向医治,还是要看基因检测的结果,肺癌靶向治疗一、二、三代药有什么区别?怎么选?,因此,晚期肺癌患者在决定医治方案之前,1定要进行基因检测,1代药、2代药可以用于所有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在我国,合适1代或2代医治的有EGFR基因突变的肺腺癌患者占到了50%②,可见机会还是很多的,患者千万不要由于没有进行基因检测而错失良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