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疾病 常被家长误认为是“生长痛”

2017-04-23 01:56:08 来源:
分享:

很多孩子在成长进程中会遇到“生长痛”,腿疼、手疼、膝盖疼……严重的时候孩子乃至会疼得夜不能寐,大哭不已。但经历的次数多了,这些疾病 常被家长误认为是“生长痛”,家长就容易放松警惕,每当孩子喊疼时就顺理成章地理解为“生长痛”,这些疾病 常被家长误认为是“生长痛”。但是,其实不是所有疼痛都是由生长痛引发的,父母绝不能掉以轻心。

生长痛特点:间歇发作、部位不固定

骨科副主任医师王守丰博士表示,典型的生长痛表现为间歇发作、阵发性且部位不固定的疼痛,通常1周产生1⑵次且没有固定的时间和模式。最多见的产生部位在膝、小腿和大腿的前面,偶尔会在腹股沟区,疼痛1般在关节以外的地方。主要是肌肉疼痛,而不是关节或骨骼的疼痛。年龄段在4⑴4岁间,没有性别差异。

儿童及父母必须明白生长痛是1种自限性疾病,不会进展为任何严重的器质性疾病。由于生长痛是间歇性发作性疼痛,这些疾病 常被家长误认为是“生长痛”,定期或长时间利用止痛药物可能有害于健康,所以不建议长时间或定期规律用药。转移注意力是让患儿忽视疼痛的有效方法。父母可以用讲故事、做游戏、玩玩具、看卡通片等方法来吸引患儿。

如果疼痛比较利害,可用肌肉牵拉方法来减缓,包括股4头肌、腘绳肌(大腿前后肌群)和腓肠肌与比目鱼肌(小腿3头肌),此方法能够迅速减缓疼痛发作。儿童可在父母的帮助下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10分钟。

对骨骼发育畸形或不全引发的生长痛,可用矫形鞋等辅助用品。

生长痛要与4种疾病辨别开来

最多见的需要与生长痛鉴别诊断疾病的种类包括:1、运动损伤相干疾病,这类疾病的患儿通常都有受伤史;2、感染相干疾病,这类患儿基本有红、肿、热、痛等感染表现,同时血常规检查可能出现白细胞增高或C-反应蛋白增加等;3、肿瘤;4、发育不良或先天畸形,这些疾病 常被家长误认为是“生长痛”。

其中,最需要鉴别的是肿瘤相干疾病。如果是良性肿瘤,诊断和医治的紧急性相对和缓1些,如果是恶性肿瘤,应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延误病情。王守丰主任表示,良性骨肿瘤包括骨样骨瘤、骨瘤、骨母细胞瘤、骨软骨瘤、巨细胞瘤等。恶性骨肿瘤包括成骨赘瘤、尤文赘瘤、白血病和神经母细胞瘤等。

骨肿瘤性疼痛1般有其特点,比如骨样骨瘤,通常为夜间痛且延续性疼痛,而且服用止痛片有效。骨软骨瘤通常为无痛性肿块,只有压迫附近组织器官产生疼痛,而且,肿块通常在疼痛之前出现。对恶性骨肿瘤,除疼痛外,基本也有肿块出现,但通常体检时能够检查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