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栓治疗不会降低低危患者的卒中发生率

2017-05-07 22:58:26 来源:
分享:

来自1项大型社区研究的结果表明,抗血栓医治不会下降低风险心房颤动患者5年内患中风的风险。事实上,研究人员发现低危患者在没有任何抗血栓治疗的情况下表现更好。

盐湖城Intermountain医学中心心脏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的新发现将于3月17日在华盛顿美国心脏病学会第66届年会上发表,抗血栓治疗不会降低低危患者的卒中发生率。

抗血栓剂是减少血块构成的药物。抗血栓构成剂可以医治性地用于预防或医治危险的血块。

新闻结果与1些现行标准相矛盾。例如,欧洲心脏病学会提倡对有卒中风险的患者进行口服抗凝医治,其中男性的CHA2DS2VASc评分为1分以上,女性为2分以上。

但是,Intermountain医学中心心脏研究所的研究发现,CHADS2评分为0⑴或CHA2DS2VASc评分为0⑵的低危患者接受抗栓医治卒中产生率较高,出血较多。

CHADS2是帮助临床医生回想主要卒中风险因素的首字母缩写,为每个字母指定1个点:“C”表示充血性心力衰竭,“H”表示高血压,“A”表示75岁或以上,“D”表示糖尿病。“S”表示笔划,抗血栓治疗不会降低低危患者的卒中发生率,“2”表示为前1笔划分配的额外点。CHA2DS2-VASc建立在CHADS2基础上,增加了65⑺5岁之间有血管疾病的女性。

Intermountain医学中心心脏研究所研究员VictoriaJacobs博士说,口腔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的使用在医学界是有争议的。

该研究触及56,723名诊断为房颤的患者,CHADS2评分为0⑴,CHADS2VASc评分为0⑵。患者分为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华法林的组。

5年后的随访表明,4.6%的阿司匹林处方的患者产生中风,而2.3%的阿司匹林处方患者没有;17.6%的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出现了显著出血,而11.5%的患者没有出血。

在华法林治疗的患者中,抗血栓治疗不会降低低危患者的卒中发生率,5.7%的患者在5年后得了中风,而2.6%的患者没有;22.3%的华法林患者出现了显著出血,而12.3%患者没有。

该研究得出结论,抗凝医治或抗血小板治疗不会下落低危患者的卒中产生率,而是增加其出现明显出血和死亡的风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