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警惕高血压性脑出血 脑出血的CT表现

2017-05-09 01:58:42 来源:
分享:

当下正是春季季节,高血压患者要警惕脑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1,常产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断,CT可以确诊。下面,我们主要来了解下高血压性脑出血不同时期的CT表现。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CT表现

1、急性期血肿密度为均匀1致的高密度,CT值55~90Hu,这与血红蛋白对X线的吸收高于脑实质有关,且外溢血液因容积较大,故在CT上显影。血肿形态多为肾形,其次为类圆形、不规则形。血肿周围低密度水肿,第1d内可不出现,以后逐步明显,出现占位效应,这与血肿内血凝块收缩和血肿压迫周围脑组织缺血、坏死和水肿有关,春季警惕高血压性脑出血 脑出血的CT表现。

2、吸收期血肿内红细胞破坏,随着血红蛋白的分解,血肿密度逐渐减低,小的血肿(体积<5ml)密度降落较快,20d或更早就变成等密度,大的血肿在第3~5周变成等密度至低密度。演变进程为高密度血肿向心性缩小,表现为血肿周围低密度影逐渐扩大,边沿模糊,同时中心区密度逐渐下落,血肿周围水肿在出血2周内最明显,范围最大,占位效应较重,以后水肿及占位效应逐渐减轻。

3、囊变期坏死组织被清除,较小的血肿由胶质及胶原纤维愈合;大的血肿则残留囊腔,呈脑脊液样密度,基底节的囊腔多呈条带状或新月状。CT检查快速、方便、准确、安全,1经CT检查确诊,无需再作其他检查,为患者争取时间及时治疗;CT检查直接显示脑内血肿大小、数目及准确部位,并可计算出血肿体积和出血量;CT除可准确发现血肿的位置、大小及范围,并可视察其动态变化,根据血肿不同时期的大小、形态及密度变化判断血肿分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根据,使治疗方案的制定更加公道。

相干: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表现

高血压性脑出血常在活动时、激动时、用力排便等时刻病发,起病急骤,常常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病情发展到高峰。临床表现视出血部位、出血量、全身情况等因素而不同。1般病发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并且多伴随躁动、嗜睡或昏迷。血肿对侧出现偏瘫、瞳孔的变化,早期两侧瞳孔缩小,春季警惕高血压性脑出血 脑出血的CT表现,当血肿扩大,脑水肿加重,遂出现颅内压增高,引发血肿侧瞳孔散大等脑疝危象,出现呼吸障碍,脉搏减慢,春季警惕高血压性脑出血 脑出血的CT表现,血压升高。随后即转为中枢性衰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