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与胎儿因血型不合导致胎儿溶血事件,临床较常见的是ABO血型不合,其次是被称为“熊猫血”的RH血型不合。近期,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接诊了1例较为罕见的母胎MN血型不合导致胎儿严重贫血的病例,终究通过宫内输血抢救,成功让这位妈妈剖腹产下1名约5斤重的健康女婴。专家提示,如果妊娠遭受反复流产,比较好到专业机构请医生查明缘由,尽早处理,24岁女子5年来多次流产:母胎MN血型不合。
MN血型不合女子多次流产
今年才24岁的阿芬5年来4次妊娠都不顺利。5年前她第1次怀孕,到第29孕周时因胎儿全身水肿而不能不引产,24岁女子5年来多次流产:母胎MN血型不合。次年她再度怀孕,不幸又自然流产。2015年,她终究成功妊娠并足月顺产1个男婴,但孩子却在诞生后因重度贫血及黄疸,住院10几天才度过危险期。展转多家医院,始终还是找不出缘由。去年第4次怀孕的她,再次中了“魔咒”似的,在孕26周超声检查时发现胎儿大量胸腹腔积液,全身皮肤水肿,并伴随胎儿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增高,诊断为胎儿重度贫血及胎儿水肿,随时可能胎死宫内。
阿芬到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求助。该科主任医师吴菁及其团队在仔细询问了病史并查阅了阿芬的病历资料后,斟酌到她极可能是因稀有血型导致母胎血型不合从而引发胎儿重度贫血及水肿,因而马上联系广州市血站做稀有血型检测。结果,医生们的推测得到印证:阿芬血清中检测出抗M抗体,为罕见MN血型!正是这类MN血型不合,才导致孕后反复出现胎儿免疫性水肿。
据专家介绍,目前根据国际输血协会命名的红细胞血型系统有30余种,血型抗原有400多种,最多见的引发母胎血型不合的为ABO血型,其次为Rh血型不合,而MN母胎血型不合比较罕见,病发率不到千分之1。由父亲所遗传的M抗原,通过胎盘进入到母体血液循环中,在母亲的血清中产生M抗体。而抗M-IgG抗体通过胎盘又可以进入到胎儿的血循环中,可以使胎儿出现贫血、水肿,或诞生后严重黄疸,更严重的乃至未诞生便胎死宫内。
隔着肚皮宫内输血胎儿获救
能救治阿芬这个胎儿唯1有效的方法是输血,通过宫内输血技术予胎儿输血,改进胎儿宫内状态并尽量延长孕周。但宫内输血需要在胎儿游离的细小的脐带静脉血管上进针,不同于新生儿输血,操作难度大,而且术前需精确计算输血量、输血速度。另外,术后也需要监测和处理感染、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脐带血肿等可能的并发症。目前,在国内唯一少数产前诊断机构能展开此技术。
由于阿芬的胎儿已出现重度贫血及全身水肿,进行宫内医治能否改进胎儿情况还是很难预计,但家人保胎的决心和对医生的理解、信任,24岁女子5年来多次流产:母胎MN血型不合,让吴菁及其团队下定决心尽力抢救胎儿。第1次宫内输血时,胎儿血红蛋白仅23g/L,病情危重。由于宫内输血需少量屡次进行,阿芬在1个半月内共进行了5次宫内输血,总计为胎儿输入洗涤红细胞381ml。终究,阿芬在孕36周通过剖宫产顺利生下1个2.33kg重的女婴。视察两周后,宝宝健康状态良好,现已出院。
相关新闻
相关问答